追随光
机缘巧合,我在父亲书桌上看到了一本书册,红色的封面,精致的印刷,散发着油墨香。打开它,发现这是民进的一期会刊,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那是个夏日,我像追逐萤火虫似的追寻着民进的踪影。我第一次知道民进的全称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组织。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我对民进最初的朦胧印象。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本会刊中的很多照片:有父亲熟悉的身影,照片中他神采奕奕,洋溢着幸福和活力;有很多我可望而不可及的榜样,他们有的是我在新闻媒体中了解到的“大人物”,有的是伴随我童年成长的作家学者;还有我身边的黄陂颇有名气的各界社会精英。透过这些照片,我追逐着他们背后的故事,心里涌动着童年追梦般的温馨和感动。
后来,我常常缠着父亲给我讲民进的故事,民进的人。尤其是我了解到我身边的同行师友,如:彭珊、张兰姣、甘红枝、周丽娟、吴建红等,他们也是民进会员,更是让我倍感亲切。他们有理想有信念,兢兢业业为教育为学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让我聚集了巨大的能量!父亲作为民进老会员,我能感受到他对民进有着别样的深厚感情,他责任担当的家国情怀,他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教育理想,深深地影响着我。追逐着他们,也让我对“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民进精神耳濡目染。信仰催人奋进,于是我的脚步更坚定了,我内心的力量更坚实了。
成长如春苗,不见其长,与日俱增。2019年,29岁的我成长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区级教学骨干,怀着朝圣者般虔诚的心,我向民进递交了入会申请书。
获得批准后,市委会、区工委给予了我们新会员极大的关怀和鼓舞。我幸运地参加了市委会新会员培训班,进一步了解到民进作为参政党的性质和使命,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培训班的新会员大多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比如:谦逊儒雅的班长李智杰是著名中医,多才多艺的何菲是黄陂楚剧团艺术家,青春朝气的伍玥是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靠近他们,我的视野瞬间开阔起来,增长了许多新领域的见识,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更难忘的是,在开班仪式上,市委会副主委李彩云对我们新会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二是立足知行并进,做到学以致用;三是围绕工作大局,积极履职尽责。这次培训,让我感受到民进是一个有凝聚力、有向心力、有感染力的温暖大家庭,让我坚定了“双岗建功,不负人民”的信念。
成为光
民进组织培养着我,我便要成为奋进的一束光。
加入民进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我见到了孟晖主委,他热情洋溢地祝我们节日快乐,并要求我们进一步增进政治共识,提升履职能力,双岗建功,做新征程武汉发展的参与者、助力者、践行者。
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牢记孟主委的嘱托,牢记民进赋予我们的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
我所在的学校位于盘龙城,地处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孩子,点亮孩子们的成长路,我带领班上的孩子及其家长读书写日记,为了此项工作能持续有效,我每天坚持阅读、点评学生的日记,通过日记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疫情期间,我发现从小失去妈妈的小耀独自在家,及时送去书本和生活物资;暑假,我发现小楷沉迷于网络游戏,及时家访,劝慰“网瘾少年”;偶尔,我发现小瑾有丢掉二胎妹妹的念头,及时开展“手拉手”活动,唤醒孩子的骨肉亲情。我将收集到的近千万字日记,分门别类编撰了孩子们的“童年史诗”系列。诗集《凤麟春歌》《五彩斑斓的童年梦》成为优秀的校本教材,多名孩子的作品在《楚才报》等报刊上发表。
同时,我积极响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民阅读”的倡议,我将班级阅读推广至全校。2020年,我校“阅读工程”正式启动,作为学校“阅读工程”具体负责人,以及学校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我带领全校2800多名师生开展“全员阅读”活动。三年来,我校在各类读书活动中获奖2000余次,主编了三套校本教材,六本学生成果集,“阅读工程”成为学校特色品牌之一,被“极目新闻”“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
2021年,我入选了“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与奖励计划”,加入“未来教育家”打卡圈。为了确保每天坚持阅读和写作,每个工作日早晚,一个多小时通勤路程,我在地铁上读书、写作;每个休息日,我总是流连于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伏身在书桌前读书、写作;无数个万籁俱静的深夜,我抱着孩子哼着歌,哄孩子睡着后,起身挑灯夜读、伏案写作。
2023年10月,我推出了14万字专作《凤舞云天》,被“学习强国”“长江网”“湖北民进”“武汉民进”等媒体报道。2023年11月,我将自费印刷的《凤舞云天》捐赠给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锁南中学、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南坊小学等十几所乡村学校。
散发光
作为民进会员,我不仅做好本职工作,也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视野,尽心尽力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
2023年4月,民进黄陂区工委与祁家湾街道党工委开展的“文教筑梦”品牌项目正式启动,我以“奇妙童话,快乐阅读”为主题,以课堂教学形式带领寄宿学校的留守孩子阅读童话故事,开启“阅读筑梦”之旅;我帮助留守孩子从阅读出发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让孩子们收获爱与陪伴、快乐与新知;我努力成为乡村孩子的“阅读点灯人”,点亮乡村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祁家湾街寄宿小学,是全区一所规模最大、留守现象最为突出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300多名留守孩子失去了父母羽翼的呵护,来自学校、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点点滴滴的关注、关怀、关爱,对他们而言都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作为一街一品“文教筑梦”品牌的深度参与者之一,我们还策划了“阅读筑梦·非遗护苗”“美育润童心·艺术传薪火”“木兰同心大讲堂”“民进同心书屋”等共建活动。印象最深的是2023“美育润童心·艺术传薪火”迎“六·一”专场活动,统战部、黄陂区工委、祁家湾街道与祁家湾街寄宿小学的留守孩子们共同度过了这个特别的节日。我们捐赠图书,送教艺演,将优质资源引入乡村。领导们亲切地问孩子“你读几年级了?食堂伙食怎么样啊?你在帽子上写了个愿望,那你的愿望是什么呀?”,逐一回答后,孩子们竞相表示:“谢谢叔叔阿姨送给我的画笔,好喜欢呀,我一定好好学画画!”“这个曲弹得可太好听了,我也想跟着学”……
2022年7月,2023年8月,我连续两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特聘为“教师培训辅导员”并被授予 “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作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小学语文首席教师兼盘龙地区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我积极开展本地区教学教研活动,引领地区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我借助华大教育集团省际、校际教育资源,创建线上“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讲堂”,打造线上教研和培训的航空母舰,助力同行教师成长,为更辽阔的区域、更广大的师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民进的熏陶下,我踏上了成长的“特快车”,2022年3月,我被评为区“新时代巾帼英雄”;2023年5月,我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2024年1月,我被黄陂区工委评为双岗建功先进个人,并作为统战部推选的候选人,被评选为“黄陂楷模”。
浸润民进,继承民进前辈们的精神,接力民进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携手同行,奋进在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发展新时代,成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之光,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合格的民进人。
(来源:黄陂区工委 撰稿:郑子凤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