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加入民进组织的12年,是我在思想政治上成长最快、工作学习上进步最大的12年。我从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的参政党成员。饮水思源,心存感恩,我由衷感谢民进组织的领导和会员朋友们的帮助。
初登教坛时,我感觉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已攀上幸福的云端。但在一个春天的偶然时机,区教育局推荐我成为了一名政协委员;又是在第二年春天里,在同为政协委员、黄陂民进副主委甘红枝校长的推荐下,我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这个光荣的组织,从此,开启了一段奇妙的际遇——有历史的回眸,有执着的步履,有滚烫的理想。
怀着强烈的求知渴望,我积极参加武汉统战理论研究培训班、民进武汉市委会骨干会员培训班等一系列专题培训学习,强化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史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解。在山东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我捧读一本《民进名人录》,看到马叙伦、王绍鏊、雷洁琼等民进创始人和叶圣陶、霍懋征等民进教育家仿佛一座座耀眼的丰碑,他们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亲密合作的历程仍闪耀在浩瀚的历史星空。这一次邂逅让我深受触动,我认识到身为民进人的人民教师,必须要有更高的政治觉悟。
2014年两会期间,时任黄陂区委书记吴祖云在小组讨论时对我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就要多为黄陂的发展献计献策,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我反映当时所在的黄陂一中校园环境亟待改造等问题,吴书记听后当即决定会后去黄陂一中调研。调研时吴书记指名要看望民主党派的老朋友彭珊老师。见面时我激动地与吴书记握手说:“谢谢吴书记的接见,谢谢您对我们民主党派人士工作的支持。”吴书记笑着说:“不是接见,而是看望老朋友。你每年的建言献策都有亮点,希望你再接再厉多提好意见。”
从区政协委员到民进会员再到民进区工委副主委,我得到了多位区委领导和民进领导的亲切关怀,正是这些指导和鞭策,让我在12年的履职生涯中留下了一串串足印:《浅析新时期统战工作助推新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等多篇建言材料刊登在《武汉统一战线》杂志上,《战“疫”,黄陂民进老师们战斗的样子真美》等多篇文章发表在民进中央、荆楚统战等网站上,获“湖北民进最美教师”“最美统战人”“民进武汉市委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组织中多做事,就是对组织最好的感恩。我与黄陂民进的同仁们一起,忙完各自本职工作,围绕教育、文化、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开展社情民意调研,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建设政府“智库”,如何开展后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如何推进我区文旅深度融合……我们利用会内资源在黄陂西部农村开展“文教筑梦”品牌帮扶活动,制定计划、组织人员、筹备帮扶项目、采购图书及文体用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从阅读筑梦、美育润童心、送戏曲进校园到学生心理疗愈,孩子们高兴,我们也高兴。我们心怀民进先贤雷洁琼主席“为他人、为集体、为人民是最高荣誉和最大幸福”的大格局传递正能量。
心有所想,偶遇良机。2023年初,在组织推荐下我赴武汉市教育局基教处挂职。出发前,民进黄陂区工委朋友们手捧鲜花为我送行,王四清主委殷切嘱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民进与时俱进、团结奋斗的精神。听着领导的谆谆教导,带着同仁的深切关爱,我感觉浑身充满力量。去年年底,民进市委会调研室主任余玲一行亲自赴市教育局看望我,首先是转达市委会孟晖主委和黄芬副主委的问候,余主任在市局领导面前充满赞誉和喜悦地强调:“教育无小事,我们会员彭珊老师参与撰写的关于小学生书包超重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很不错啊!”
置身于这样一个上下同欲、戮力同心的民进组织,何患于不济,何惧于不达。
谨以此文纪念湖北民进70周年庆。
(来源:黄陂区工委 撰稿:彭珊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