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眨眼间人生渐近不惑之年,亦与四艺之首的琴结缘半生。忆昔风华正茂之时,负笈西蜀,受业于蜀派古琴大家胡锦蓉先生门下。大学毕业后,回到了知音故地,卜居青龙山下,从此抚琴、课琴、斫琴,与琴朝夕相伴,造次弗离。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江夏区文旅局王局长的支持下,江夏区古琴协会于2023年一月经江夏区行政审批局授牌。协会成立之初,在王局长和区文化馆徐竞翔馆长的关心支持下,在区老文化馆多功能厅开展了两期公益推广班,公益班报名很快爆满,可见人民群众对艺术的向往和需求是有巨大空间的,面向群众的文艺事业大有可为。我将自己十来年斫制的古琴拿到区文化馆课堂,供给琴友们使用。此期间又编纂了《江夏琴谱》,文化馆资助印行一千册。至此教学点,教师,教具,教材齐备,江夏古琴推广事业初具雏形。
在第一期古琴公益推广班中我经琴友介绍有幸结识了区民进石海云主委,石老师当时在江夏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教务长,现已升任为副校长,她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且为人谦虚务实,热心助人,让我甚为感佩。近年因工作发展需要,我成功申报了区级古琴斫制和蜀派古琴艺术两个项目,为项目负责人和代表性传承人。项目虽然下来了,但是没有对口落地的学校,我想起了石海云老师,找她推进非遗进校园的项目。在石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区委领导的关心下,徐自警校长的亲自过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演奏艺术顺利落地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成为学生们的公共选修课程。
石主委对我说:“你作为区古琴协会会长,也是教师队伍出生,可以考虑一下,欢迎加入民进”。后来经过了解,我一向敬仰的赵朴初先生正是民进会员,真可谓高山仰止。因对赵老和对石主委人品的钦佩我立刻填写了入会申请,非常光荣的成为了民进一员。
2023年四月我作为区非遗斫琴技艺项目负责人,受邀参加全国第二届文化和博览会,偶遇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宁咏部长,向他介绍了我的斫琴艺术,得到领导的赞许。期间法国驻汉新任大使胡建谊先生专程赴江夏厅,邀请我现场演奏古琴名曲《高山流水》,并得到省文旅之声专题报道,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重视。
我作为纸坊街幸福社区居民,有幸受街道邀请,共同参与改造我们社区一栋荒废二十年的老旧办公楼。当初友人多劝我不要接手这栋破旧的老公房,垃圾满地屋顶漏雨,我经历疫情三年的消耗资金也非常紧张,可是作为江夏区古琴协会会长,想为江夏的古琴事业发展留下一些基业。每天早上六点半,我带着助手先从清理垃圾开始,差不多一个月,一栋楼拖走了两车垃圾。楼顶漏雨问题在纸坊街王彬书记的关心下花了一个月时间修缮完成。我请来好友汉上著名书法家陈言兴老师,书写六米乘一米三巨幅实木匾额,邀请国际收藏家中国美院书法博士,马来西亚篆刻协会会长刘创新先生题书江夏古琴博物馆,在七八位琴友的协助下,亲手瑑刻修饰一个月,制作完成两个实木生漆工艺巨匾,请来十五米大龙门吊车,十来个人安装完成。区政协领导帮我邀请江夏区书协主席祁金刚老师书写“江夏书院”,琴友帮忙一起制作,最终把此匾安置妥帖。三个实木匾制作设计大家齐心安置,是我建设江夏古琴博物馆,得意之处。
我将自己斫琴演出教学所有收入,投入到江夏古琴博物馆的建设中,历经八个月,琴学道场初成。
身为江夏古琴博物馆馆长,我深感古琴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社会,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了解并喜爱古琴艺术,成为我思考的重要课题。为此,我积极倡导将古琴艺术引入校园,让青少年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将古琴艺术引入校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校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通过在校园内开设古琴课程、举办古琴音乐会等形式,可以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古琴艺术,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作为民进会员,我深知我们肩负着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我积极倡导古琴艺术引入校园活动,我们与多所学校合作,开设古琴课程,邀请知名古琴演奏家为学生们进行授课和表演。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古琴音乐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收到了许多积极的反馈和成果。学生们对古琴艺术的兴趣日益浓厚,古琴演奏水平也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古琴艺术的学习和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广古琴艺术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为中国民主促进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江夏区工委 撰稿:王佳琦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