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思想根基 赋能实训育人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训工作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5-11-06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围绕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实训指导教师,我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通过近期的深入学习与思考,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我对如何在实训教学一线贯彻落实好党的创新理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领悟思想伟力,把稳实训育人“方向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其根本目的在于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实训教学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更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要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各方面,首先必须自己学深悟透,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认识到,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实训工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传授的层面,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
    在实训过程中,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通过讲述国家重大工程、科技前沿突破中的工匠故事,阐释“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实操训练、项目攻关、设备维护等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锤炼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筑牢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我们培养的人才又红又专、德技并修。
    二、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校准实训教学“导航仪”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是对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将实训工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这意味着我们的实训内容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要密切关注《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国家战略方向,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纳入实训教学标准和内容。例如,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要加快建设或更新与之相匹配的实训设施,开发相应的实训项目,使学生所学技能与产业发展前沿同步。
    同时,要深刻理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实训环节是产教融合的最佳切入点和实践场。我们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组织实训教学,共同评价实训效果。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作为实训任务,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体验真实的工作压力、解决真实的技术问题。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为企业培养了“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技能人才,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多方共赢,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
三、立足岗位践行使命,锻造实训育人“金刚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实训工作岗位,关键在行动,关键在实效。
    一要坚守育人初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实训教师不仅是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上的导师和生活中的朋友。要以身作则,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严谨细致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态度、爱岗敬业的情操感染学生。在指导学生操作设备、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耐心细致,既要传授技术要领,更要培养其安全规范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于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二要坚持守正创新,做教学改革的先行者。职业教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实训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要积极探索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善于运用虚拟仿真、增强现实、数字化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一些实训项目“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难题,提升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要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以赛促学、以创促教,在实战中检验和提升技能水平。
    三要提升自身素养,做双师型教师的标杆。“打铁必须自身硬”。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面对快速迭代的技术发展,实训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追踪行业技术动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储备。要积极争取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深入企业实践锻炼,获取最新的技术技能和行业经验,努力成为既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又拥有精湛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实训教学的行家里手。
    四要注重文化熏陶,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实训场所不仅是技能训练的场地,也应是职业文化、工匠精神孕育的土壤。要在实训基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张贴格言警句、展示优秀校友事迹、陈列学生创新作品等方式,让学生耳濡目染。要在实训过程中,强调标准、程序、规范,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习惯。要通过讲述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信念,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实训指导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将其转化为推动实训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实际成效。立足本职岗位,锤炼过硬本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实训育人工作,努力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前景必将更加广阔,我们一定能在平凡的实训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育人篇章。

(来源:洪山区工委   撰稿:陈上金    责任编辑:周鑫)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