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以及省市常委会传达的会议精神,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全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科学制定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和民族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在此次学习与思考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向认识,增强了紧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并形成了以下三点深刻认识与体会。
一、深刻感悟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学习全会精神,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人民”二字的分量。通览公报全文,“人民”一词出现了16次之多,其中11次都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人民至上理念紧密相关。无论是强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还是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亦或是要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都清晰地表明,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
省委常委会会议在部署学习贯彻时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市委常委会会议也要求“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其核心要义之一就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终惠及全体人民。这种始终如一的为民宗旨,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也让我们民主党派成员更加坚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不仅是执政党的政治宣言,也是我们统一战线成员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最大共识和力量源泉。从“十四五”时期“切实抓好民生保障”的扎实举措,到“十五五”时期“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宏伟目标,彰显的是党和国家一脉相承的民生关切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坚定决心。
二、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理解经济建设的科学路径
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十五五”期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反复强调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纵观公报全文,“高质量”出现了13次,“高水平”出现了4次。这绝非偶然,而是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和模式的战略转型。它清晰地告诉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不再是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的粗放式增长,而是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式发展。这种“高质量”体现在多个维度: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的发展;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发展;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也是“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
省委常委会在传达学习时要求“牢牢把握‘十五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其中就包括“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市委常委会也强调要“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战略重点”“系统谋划好贯彻落实措施”。这充分说明,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共识和战略重心。这意味着,未来的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更加依赖创新动能,更加追求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种对“质”的执着追求,与对“量”的合理增长相结合,构筑了一条更为科学、理性,也更能行稳致远的发展道路,为我们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赢得长远未来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石。
三、自觉担当参政履职的政治责任,为新征程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最终要落脚到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上。全会公报中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履职尽责指明了重点方向。我们要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不仅要做深入的学习者,更要做积极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要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大原则和战略重点,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和联系界别的特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察实情、建诤言、献良策,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要发挥民主党派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做好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引导预期的工作,将全会精神传达给更多身边群众,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面对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增强攻坚克难、创造性抓落实的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展望未来,我深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和科学规划指引下,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光明。人民的生活质量必将随着共同富裕的稳步推进而持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的经济也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