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5-03-10 浏览次数: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场盛会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凝聚着发展的力量,也让我内心满是感慨与振奋。乡村振兴战略在两会中再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引发热烈讨论与深入思考。身为一名民进会员,同时也是“三农”战线的工作者,我怀着澎湃的心情关注着两会动态,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三农” 问题持之以恒的高度重视,以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定决心。
   纵观一万七千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三农”工作蕴含于全局工作之中、分布在各项举措的细微之处,从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三个方面对全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无论是去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还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等多个方面,都离不开农业生产,离不开乡村建设,更离不开农民急需急盼的实事落地。
   两会释放出强烈信号,农业现代化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关键引擎。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指出,我国农业虽取得一定成就,粮食安全根基坚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育种、耕种规模化及智能化等方面存在差距。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近年来,武汉市高标准推进“农创中心”和“中国种都”建设,农创中心产值规模与企业聚集度位居全国前列,将持续聚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区,超大城市稳产保供的示范区,现代都市农业的标杆区。瞄准农业科技前沿热点、核心技术卡点和产业升级痛点,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种业振兴发展承载地。
   乡村产业发展是两会“三农”议题的核心要点之一。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活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武汉市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2家,打造了1条两千亿级、1条千亿级、1条五百亿级、4条百亿级的农业产业链。持续推进“国企联村”行动,16家市属国企与64个农村联合党委成功结对,共建了85个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89亿元,成功带动281个村集体实现年均增收近10万元。这些成功案例表明,立足本地资源,挖掘 “土特产” 潜力,延伸产业链,能有效推动乡村产业繁荣。我深刻意识到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要积极协助本地挖掘特色产业资源,推动产业融合,搭建产业与市场对接平台,帮助农民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乡村建设与治理同样是两会“三农”讨论的重要内容。在乡村建设方面,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为重点。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春华表示,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在乡村治理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等举措,致力于构建和谐有序的乡村环境。我们应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与治理,从自身做起,倡导文明乡风,配合基层组织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添砖加瓦。
   两会对“三农”的高度重视,让我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乡村振兴关乎国家发展全局,关乎亿万农民福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响应两会号召,以实际行动投身“三农”事业,从宣传农业科技、助力产业发展、关心脱贫群体、参与乡村建设等点滴做起,为武汉市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贡献力量。

(来源:江岸区工委   撰稿:卢子怡    责任编辑:周鑫)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