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8年6月加入民进,2020年5月调入武汉经开区大数据中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学的淡水养殖,却有一天会到这个与专业相隔万里、高科技感的单位工作。而这或许与我入会以来,撰写了一些涉及大数据应用的议政成果有关。
早在2011年,反复发生的全国性“菜贱伤农”悲剧再次出现,我以民进会员身份撰写和提交了《关于建设农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的建议》。文中分析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当时政府性农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失效,逐级采集上报的农业数据公开共享度不高,更没有充分利用其进行综合分析,用准确的供求信息对比引导农业生产和经营,导致产前农民缺指导、产中信息欠测报、事先政府无应对。建议建设数据全面完整、分析测报功能强大的农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将各地所有涉及农业及农产品的产供销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共享和计算分析,以分析结果为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形成全国农业资源和信息互联共享的服务网络,实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宏观调控指导、及时提供信息、提前介入应对等功能,最大限度避免供过于求“菜贱伤农”。该建议获《武汉重要信息》采用。应该说,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信息化应用场景。
2012年,我又撰写和提交了《关于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共享机制的建议》区政协提案,提出构筑网络交报平台:对于经常性重点工作如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或者阶段性特大事项如示范园区建设,要探索建立网络交报平台。平台由牵头单位创建和管理,设置密码,只对区领导和特定相关部门公开。除印发纸质文件以外,工作任务可以全部在平台交办,部门进展情况信息也在平台报送。这样,区领导、牵头单位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平台随时查阅工作进展情况,掌握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随时知晓哪些部门工作进展滞后、信息报送不及时等,变领导和牵头部门索要信息为及时主动向领导和牵头单位报送信息。
2014年,我提交了区政协提案《关于加大开放式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投入的建议》,提出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建设资金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以便切实加强开放式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纳入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组网融合,逐步实现监控探头全覆盖。这仍是当前智慧城市、美丽社区以及泛在物联感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5年,我深度参与并修改完成《建设工业大数据系统工程势在必行》的社情民意信息,分析了工业大数据的重要性、大数据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激励政策、强化人才培养、规范行业行为等建议,获得全国政协采用。
2017年,我撰写了《文档处理软件应尽快“书同文”》的社情民意信息,背景是所有文档处理软件默认页面边距设置、字号、行距等,均与公文格式规定不适应,新建文档每次都要调整排版、耗时费力还搞不准;此外,文档处理软件很多并不自带规定字体的字体库,没有办法设置成规定字体,这同样导致在印制正式公文前需要重新排版的问题,而且当文档传至另一电脑或者手机时,往往对有些字体不能正常识别,影响阅读和使用。如果全国文字工作者浪费的时间累加起来,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所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统筹,按照公文排版规范强制统一文档处理软件默认设置,包括页面设置、页码设置、字体字号设置、段落设置,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新建文档的排版工作。2023年我对稿件完善后第二次提交了这个建议。可惜的是,这件效益明显而容易实现的事,至今没有达成愿景。
2019年,我撰写了《关于建立“淘宝式”建设工程图审中介服务及监管工作平台的建议》,针对图审中介产生机制不够合理、图审资料收受机制还不完善、图审中介监管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提出建设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行施工图审线上服务和监管,将图审中介机构作为“淘宝店铺”双向自选,设置“查看进度”“用户评价”“政府评价”“信用管理”等功能,得到全国政协单篇采用。2021年5月,钟祥在湖北省政务服务网“上线”首家县级网上中介超市。
到区大数据中心工作后,又依托本职工作助力我多出参政议政成果。2021年,我提出《关于加快建设全市统一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议》《建设大数据智慧流调平台是实施精准疫情应急防控的当务之急》等建议,其中“武汉市企业服务一站直通”平台于2022年7月29日试点运行,提供惠企政策统一发布、政策精准匹配、政策直达快享、企呼我应等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并于2023年6月正式投用。
2022年,我提交《疫情防控个人健康信息查验平台亟待整合优化实现一码互通、一键通查、一屏通显》《建议速将一人多号行程信息关联叠加》《亟待构建信息互联的精准实有人口库》等信息,分别获得省、市政协采用。当年3月12日报送《关于及时将核酸采样信息录入健康码系统的建议》,3月26日武汉健康码系统即实现于采样半小时后显示“已采样”。
2023年,我提交《地方政府信息化项目重复建设仍然严重急需加强统筹》获省政协采用并网报全国政协,《关于加快全面开放信控灯态数据的建议》获省民进、市政协采用,《我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中“小马拉大车”问题应引起重视》《以智慧停车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等获市政协采用。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没有加入民进,没有参政议政平台,我还会不会研究和思考那些与我当时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或者我那些最终成为政府决策或措施的意见建议将如何表达?我又会不会到大数据中心工作?这似乎又在暗示,过往的经历与未来的人生,或许还是有其内在联系。
当然,作为一个90年代初的211大学毕业生,我好像混得并不算好。但人生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促成。历史不能假设、过去不能重来,即便回头反思,谁又能说清楚不一样的过往一定会是更好的结果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努力,大概率会是更差的现在。由此我想,当你想获得人生的成功,而你又没有强大的背景,除了现在努力,别无他法。而你努力了,一切都会有最好的安排,一切也都是最好的安排。(作者系民进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工委主委)
(来源:经开区(汉南区)工委 撰稿:袁言勇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