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为深化改革开放规律性认识,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创造性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深刻表明了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深入学习领会,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以“两个结合”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重要作用,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亮底色,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体现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独特品质。
(二)诠释和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民族造福,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把握人民愿望、实现人民向往,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找准改革的发力点与突破口,使改革更好满足人民所盼、民心所向、民生所需,用让人民满意的改革成果,充分诠释和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三)保障和维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表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
(四)揭示和凸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旨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紧紧依靠人民、动员人民积极参与推动改革。新征程上,必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发挥好人民群众关心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来,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确保改革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一)用心学与悟,坚决扛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责任。站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促改革,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起而行之,攻坚克难。站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抓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坚决破除妨碍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西湖行动的生动实践。
(二)强化知与行,注重方式方法推动改革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动摇,同时不断解放思想,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模式。把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抓住改革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同时增强全局观念。把握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刻对标对表,同时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把握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同时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把握敢做和善成的关系,敢于直面矛盾、触碰利益,同时提升改革工作本领。
(三)全力争与创,紧密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聚焦解决“谁来种地、谁来管地”问题,清理规范农用地生产经营关系,加强我区国有农用地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国有农用地租赁管理,建立与农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相适应的生产经营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贯彻落实《全区公益性公墓管理维护购买服务项目参考标准(试行)》,强化预算采购和监督检查,保障群众逝有所安的殡葬服务需求。坚决打好集中整治攻坚战,扎实做好公办养老机构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超常规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扶持专项治理,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系统做好个性问题整改、共性问题纠治、制度机制完善,以扎扎实实的整治成效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来源:东西湖区工委 撰稿:杨蒴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