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的召开,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大事,各级部门都在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对于在学校工作的我,也更加关注十八大中关于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实施办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但是,我也发现在武汉这个区域内也有些不合理,必须改善的教育措施。比如:小升初、初升高的择校费,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学校可以在满足辖区生的同时可以择优录取辖区外的学生,而不应用收费生的方式录取。教育的普惠性是让更多有潜质的孩子能上好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的素质,而不是让有钱人有读书读,没钱人就没书读的。学校真正采用择优录取,也能真正保证本校的升学率、优秀率。
政策虽好,也要能落实。比如我的小孩在小学读书,学校宣布义务教育是不收费的,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要在外面买的,还有手工课的材料也是要在外面买。家长只有自己带着孩子出去买,有时买回来说是不合要求又要重买。我还遇到这样一件事,孩子想参加画画比赛,我将报名费也交给孩子了,并且我怕孩子处理不了还同孩子的班主任说请她帮孩子报名。可半个月后,比赛开始时我的孩子没人通知她比赛,这时我问班主任,她告诉我这事是任课老师的事,不是她的事
想想十八大精神,我们真要落实是要付出多少努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根本目的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不断完善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迫切要求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战略任务,其目标都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让每所学校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所有的学生开辟不同的成长成才之路。做为学校工作者,我也要积极进言、建言,改善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