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须得长时间认真学习,细细体会,岂是倡促中就能领会得的。由于我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对教育比较熟悉,故在此就报告中有关教育问题论述中的部分内容谈谈体会。
在谈到教育方面时特别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联系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同样强调了“立德树人”,也就是在教育工作中要德育为先。
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包括政治方向;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等。
所谓政治方向,即思想政治教育,就基础教育阶段来讲,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打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要培养学生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觉得用“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不合适,要提倡学习先贤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提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谈到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有些话不吐不快。一段时间以来,好像理想信念、爱国不时兴了,学习目的就是为家庭、为个人、成名成家。当然,完全抛弃家庭个人去谈理想也不可能,但是,人不能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能不讲吗?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校园应是一片净土,这里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开社会风气之先,而不能因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放弃自己的担当。
所谓道德品质,则包括爱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要让孩子们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奇迹,我们应珍爱生命,拥有大爱之心;从小培养他们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从小培养公民意识,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长大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当然在进行公平正义,见义勇为教育时,要让孩子知道,斗争是要讲智慧的,不要蛮干,做力不能及的事,要学会保护自己,依靠老师和大人一起和坏人坏事斗争;要学会依法依规行事,有理有据有节。
至于行为习惯,主要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需要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训练。
关于心理素质,过去往往把它归于政治思想问题,现在看来并不确切,故而将它单列。现在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较差。常有报道称,有的学生考试失败,或谈恋爱失意,小小挫折就不能承受,竟至轻生。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太过强调表扬、欣赏、鼓励,深怕挫伤了孩子。结果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得风雨。其实适度的挫折教育,适当的惩罚教育是必要的。倒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如何进行抗挫教育,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另外,一件令人诧异的事是学校运动会取消长跑。长跑是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它简便易行,对于强健体魄,尤其是促进心肺功能、新陈代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意志能力的培养锻炼是很好的方法措施。我们希望,学生们能成为不怕挫折、经得起风雨、意志坚定的人。
曾经有人说,智育不好是废品、体育不好是半成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这里把人当物看,不好。但意思上还是不错的。智育不好的人,拿什么来为祖国建设作贡献;体育不好,体弱多病,怎能担负重责:德育不好,只会危害社会,这样的人智商越高危害越大。
因此,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贯彻《纲要》,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以德树人,德育领先。这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供稿:蔡晟 责任编辑: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