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我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

从海浪、沙滩、椰林、斜阳的海南,飞回冬夜的武汉,迎接我的,是漫天飞舞的雪花,当我伸手捧住落雪的那一刻,关于戏曲的那个七年之约才算是尘埃落定。
   我叫吴红艳,是一名普通的小学音乐教师。早在2017年年底,我就曾经作为参会教师参加过第十二届中南六省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当我坐在千人会场的台下,认真欣赏台上的教师们各展风采,我就在心里暗暗种下一粒种子,定下了“两个亿”的小目标。我发誓,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一定要站上这个舞台。那么怎样才能从一群优秀的教师中脱颖而出呢?我决定另辟蹊径,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说来也巧,我和民进的缘分也始于那年的一场演出。当时我在台上表演了一段古筝独奏《高山流水》,民进蔡甸区工委的艾翠兰老师表演了一段京剧《红云岗》,我被她那优美的唱腔深深吸引,她也十分欣赏我的才华。从此以后,我俩惺惺相惜,艾老师成了我的戏曲引路人,不仅手把手教了我很多,还介绍我加入了民进这个优秀的组织。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我相信,只有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变得更优秀。经过了一段时间对京剧的学习,我发现京剧原来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腔调,便需要苦练许久,这里面除了天赋,更需要后天的练习。各个动作,各种眼神变化,各种腔调的运用,要将之融会贯通,这其中要下的苦功不免让人感到“惊惧”。难怪所有的戏曲演员总结他们的艺术生涯时都会用到一个字:“苦”!这可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啊!为了把音乐教材上的戏曲课上好,我开始慢慢地接触到京剧,我发现京剧艺术真的是太精美,太高深了,而自己是多么的外行和浅薄!于是,我开始自费到省京、市京拜师学艺,刻苦研习梅派和荀派艺术,学拉京胡。七年来风雨无阻,节假无休,我见过天刚麻麻亮的寂静校园,也搭过寒冬夜里的末班车。在学戏这条路上,好像一直都是我一个人,而孤独是常态。
   2021年,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年。短短半年时间,我先后失去了至爱双亲,在我父亲病重住进ICU的那段时间,我得到了去海南参赛的通知。天知道,那段时间我是怎样过来的。我每天白天不停地改课、磨课,在镜头前笑靥如花,又唱又跳,晚上赶往医院,焦灼万分,头痛欲裂。我也无数次想过放弃,爸爸似乎能感应到我的牵挂与纠结,在我临行前几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团队的一行人,全都买好机票了,核酸也做了,却在临行前一天得知比赛因为疫情延期了。那一刻,我身体里紧紧绷着的那根弦,突然就断了,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软下来。我大醉了一场,把自己喝得不省人事。
   2023年12月10日,我终于又一次踏上了海南这片热土,还是七年前的那座体育馆,还是七年前那般场景。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我。我的海南之行,虽然迟了两年,但我觉得,我比两年前更加精进了。因为,为了一节课能够磨砺七年的人,真的不多,这节课,我前前后后一共修改了十二版,每一版在细节上都不一样。来海南几天里,虽然下楼就是海,但我一次也没去过,临比赛的头一天晚上,半夜三更还从床上爬起来奋笔疾书,把赛场上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提前预设。比如,学生回答不在点上,如何引导,超时了如何取舍,失误了如何“现挂”,怎样才能让课堂热起来等等。
   12日上午在开幕式上可谓是大咖云集,青藏高原的作者张千一为我们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男中音歌唱家佟铁鑫给我们现场清唱了多首歌曲,还邀请我上台和他一起对唱《为了谁》。
   13号上午,我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我面对全国的观众,面对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音乐教师,面对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上了一节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走近四大名旦》。我听到了师生互动时台下发出的会心的笑声,我看到了全场近千人齐刷刷举起的手机,我得到了全场最最热烈的掌声。我知道,两千六百个日夜里默默的坚持与努力,终于被看见。赛后,我才有心情和小伙伴去看海上日出,大海的壮阔能让人放下世俗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最让我欣喜的是,比赛结束后的几天里,我居然能在会场、餐厅、火车、飞机上被人给认出来,突然有一种明星被路人求签名的欣喜。我又结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朋友,他们因我而开始对国粹艺术感兴趣,我就知道,我的这一粒种子已经播撒出去了。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一直以来的宗旨,不是口号,也不是鸡汤,我一直是这样坚持的。加入民进的那一刻起,我就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把戏曲进校园这项工作落实抓好,实现本职工作与党派履职尽责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做到“立足本职,双岗建功”。民进蔡甸区工委的黄主委、李主委、吴主委也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为我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经常让我深入到社区、学校去表演展示、推广和传播戏曲文化。戏曲所传递的是崇文重教,厚德载物,诗情画意。作为一名美育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从戏曲中汲取它的文化传承,美育创新,生命关怀,让学生在欣赏学习戏曲时,重在感受浸润,趣味导引,生命培植,文化构筑,关注戏曲诗乐舞的三位一体,体会诗为精魂,乐为旨归,最终通过戏曲学习,培养学生雅致趣味,畅享文化生活。

(来源:蔡甸区工委   撰稿:吴红艳    责任编辑:周鑫)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