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汉阳南岸嘴开发建设的建议
1、1996年元月撰写的《关于开发“江汉半岛”的构想与建议》,作为民进武汉市委提交给市政协全会的集体提案,是最早提出整体开发南岸嘴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重视与肯定。
2、1999年末,在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后的汉水河道龙王庙险段整治工程中,南岸嘴景观初现于世,故提出《关于开发武汉旅游资源的若干建议——“江汉半岛”构想续案》,作为民进武汉市委提交给市政协全会的集体提案,其主要内容被吸纳到市政协建议案中。
3、2008年在“我为两型社会建设献一策”活动中,撰写《建议及时启动南岸嘴景观开发建设工程》,获市政协三等奖。
4、2010年提交的《充分利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契机,提升武汉城市地位和文化软实力》提案中,建议南岸嘴舍弃建宏伟标志性建筑梦想,尽早利用,以发挥“大江大湖大武汉”旅游的龙头作用,受到市政协重视,2011年3月,市政协与民进武汉市委进行了南岸嘴开发建设的专题调研(研究南岸嘴开发建设的课题,已列入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内容中)。
二、关于汉阳古琴台与打造知音文化品牌的建议
1、2004年元月提出的《关于汉阳古琴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受到市政协重视,市政协网和《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第3期予以登载,该建议用世界遗产标准阐发汉阳古琴台文化遗产价值,引起广泛关注。
2、2006年6月以汉阳区政协名义呈交的《月湖景观工程应突出知音文化主题》,作为社情民意,受到市领导批示,纠正和避免了月湖景观工程设计中堆一座土丘以再现“高山流水”情景的文化知识错误。市政协《学习资料》2006年第6期予以刊载。《长江日报》
3、2007年元月为民进湖北省委撰写的提案《利用八艺节契机,打造汉阳古琴台知音文化品牌》成为该年度省政协落实的提案,省政协办公厅发文布署,彭志敏主委代表民进省委接受《湖北经视》专题采访,于2007年10月在《湖北经视》“提案追踪”栏目播出。2008年4月,彭志敏主委率民进省市文化委员会到古琴台作专题调研。
4、2010年以民进武汉市文化专委会名义协助市总工会琴台管理处发掘整理古琴台历史文献资料,主编大型知音文化与古琴文化图书《琴台雅集》,《长江日报》三次予以报道。
三、关于保护利用张之洞工业遗产的建言与实施策划活动
2006年8月以汉阳区政协名义提交的社情民意《保护利用张之洞工业遗产刻不容缓》,得到武汉市委书记苗圩批示,促成了汉阳区政府、区政协与武钢集团汉阳钢厂《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联合打造武汉工业遗产品牌合作实施方式。
从2007年至2009年参与策划了三次关于保护利用张之洞工业遗产的纪念活动,即由市区政协主办的
2009年参与主编了《中外名人学者论张之洞》一书,该书由武汉市政协文史委与汉阳区政协联合主编,有著名学者冯天瑜任顾问。
从2007年开始在武汉兴起的保护工业遗产浪潮,已经取得成效,2010年5月杨松书记视察张之洞博物馆,汉阳区政府在汉阳钢厂所保留下来的南片厂区上打造“一馆两园”的规划得到肯定,由万科集团与武钢集团联合打造兴建的“张之洞工业遗产博物馆”新馆已于2011年5月破土动工,两大企业集团将打造出由世界顶级设计师设计的国内一流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献给武汉人民,为武汉增添新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
四、关于迎接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建阳夏保卫战纪念墙的建议,作为社情民意,由市政协信息处于2011年4月报全国政协,获全国政协信息网登录。
五、关于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的建言
1、2007年5月呈交市政协的社情民意《借“八艺节”舞台展示江城独特魅力》由《长江日报》城周刊于
2、2008年元月为民进武汉市委执笔的集体提案《确立特大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被评为民进湖北省委会2008年度十佳提案。
3、2008年元月为龟山透绿工程文化开发送交的社情民意《洗马长街应浓墨打造关公文化》,刊登在
4、2009年元月为民进湖北省委撰写的提案《关于湖北省与国家文化部联合举办谭鑫培京剧艺术节的建议》得到省政协宋育英主席、陈春林副主席批示。
5、2011年元月为戏曲界的省人大代表拟写了《将宏宣汉剧作为湖北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举措》的建议。
六、参与策划的民进文化活动
1、2007年8月策划了由汉阳区工委与江汉大学支部联合召开的《文化建设献策会》(晴川阁),有民进省市领导叶青、彭志敏等出席。
2、2008年8月策划了民进调研张之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活动,省民进领导周洪宇、朱曙霞等带队参加。
3、2009年6月与民进省市文化专委会孙晓辉策划组织庆祝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晴川阁)。获媒体报道。
4、2010年6月受民进市委会委托协助杨万娟接待韩国文化学者,策划了汉阳区工委成员与韩国学者考察中国汉江文化的学术交流活动。
(供稿:汉阳成人中专支部 责任编辑: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