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6日武汉开班强调学风纪律,到云南昆明、玉溪五天的深入学习,此行于我,是一次思想的淬炼、历史的叩问与双城情缘的深刻体悟。
严明的纪律,是贯穿始终的底色
武汉开班第一课,便将学风建设摆在首位。无论是专题学习“武汉创新中心城市建设”,还是系统研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历史与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等核心课程,全体学员始终以高度的自觉,认真听讲、深入研讨、严守纪律,展现了骨干会员的良好风貌。
老师们倾注热情,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用丰富的案例让深邃的思想变得生动可感、引人入胜。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氛围,让我这个曾在2021年杭州培训中获益良多的“老学员”,对民进的历史贡献、会员的责任使命以及参政议政的实践方法,有了更系统、更具体、更深度的认识。作为会员的荣幸感与荣耀感油然而生。
厚重的历史,是联结双城的纽带
此行不仅限于课堂。在国家级的民进会史教育基地“冰心默庐”,我们真切感受到民进先贤冰心先生以笔为犁、播撒大爱精神的崇高风范,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现场教学。
我们重温了烽火岁月中,武汉与昆明这两座英雄城市共同承载的文化薪火传承与不屈抗争精神。
从地图上看,云南社院四周有翠湖公园、昆明老街、西南联大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都是名胜。遥想公园里当年文人学者汇聚的身影、看报道感受热闹的老街散发着历史文化名城的“旅居”气质,还有老师多次提到的“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这些都让我对云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独特地位有了切肤之感,也深刻理解了武汉与昆明在民族复兴路上那份割不断的红色血脉与历史共鸣。民进昆明市委会同仁分享的“双岗建功”鲜活经验,正是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
大地的实践,是领悟思想的课堂
从江川九溪亚洲花卉科创谷,看一朵鲜花如何绽放为富民产业、幸福产业,真切领悟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伟力;在玉溪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澄江规划馆,亲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云岭大地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这些行走的课堂,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大政方针,最终要落脚于惠及民生的具体实践。
作为央媒广告人,此行更赋予我独特的视角。我们工作中关注热点、策划创意、撰写文案,与撰写社情民意、参政议政提案的思路、方法、要义确有相通之处——都需围绕大局、精准洞察、提炼核心、有效表达。但培训的洗礼让我更深切体会到,参政议政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为民情怀。
还有云南舒适的气候、绿色的食材、淳朴的民风,以及老师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奉献,都让人感受到发展的温度与质感,也为我们思考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他山之石”。武汉正在加快推进“三个优势转化”,学习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回去后如何将传播思维融入建言、更有效地助武汉的科教人才、交通区位、生态资源等优势转化。
七天的学习,是明责砺志启新程
七天的学习,是收获丰盈,是明责、是砺志、是启新程。
七天的学习,我不仅带回了知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纪律的强化,更带回了:
一份对民进先贤崇高精神的景仰与传承的决心;
一份对武汉与昆明在民族复兴路上历史情缘的深刻认同;
一份将专业所长更自觉、更有效地融入参政议政履职实践的清晰方向;
一份学习云南经验,立足武汉实际,为加快“三个优势转化”贡献智慧力量的思考与激情。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衷心感谢民进武汉市委会的精心组织!感谢云南社会主义学院、玉溪社会主义学院提供的优质平台和各位老师的倾情授课!感谢班委的辛勤付出和全体同学的相伴相学!彩云之南的智慧与情谊,必将化作我们返回江城后履职尽责、双岗建功的不竭动力!
(来源:武昌区工委 撰稿:伍琼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