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期间,代表们热议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围绕“加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进行充分讨论。高等教育发展与增强国家实力,实现强国梦想紧密联系,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将向着“自强卓越”发展目标前进,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一线教学科研工作者,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四个字:
“自强”的含义是自主和强盛。高等教育是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向前迈进的关键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迈入高等教育自主办学阶段,创建出体系完备、人才济济的高等教育系统,为国家乃至全世界培养出各种类型精英人才。未来十年,我们要围绕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继续拓展,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本科生培养的规范性,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创造力,持续在知识体系建构方面以创新精神实现知识内容、研究方法、话语体系的自立自主,为全球知识宝库贡献中国经验,展示中国智慧。
“卓越”的含义是创新和引领。高等教育是国家集合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聚集领域,创新是维系社会进步的唯一法宝,也是成为引领可能的关键,国家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引领,通过不断引领来加速创新。创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关键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为教育发展所进行的定位:“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知识的创新、科技的进步源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孵化和推进社会创新性发展的核心阵地,高等教育同时担负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为高等教育战线上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我将结合“纲要”提出对自己的几点要求:
首先,忠于岗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教育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以为人民服务的踏实心态做好教育工作,站稳讲台,始终回应学生的需求,牢记服务人民的使命,提高师德标准,严守师风底线。在创新时代,作为高校教师,我要始终响应时代召唤,不断鞭策自己“苟日新,日日新”,专研教学方法,磨练教学技能,让学生在每一次课堂上有成长、有收获,把善作善成的精神运用于人才培养。
其次,敏于创新。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智时代已经全面到来,高等教育需要充分借助数智优势赋能新的人才培养,从模式、方法、内容上不断拓展,突破瓶颈,在新时代面向新一代学子实现创新性培养。以教学作为推动科研创新的动力,拓展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手段,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拓展学生知识领域,使学生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触类旁通,兼容并蓄,围绕问题应对建立“自主知识小宇宙”。
最后,勤于实践。随着人工智能向学习领域的全面渗透,极大提高了线上学习的效率,也敦促教育工作者反思,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更好地实现知识转化。“纲要”要求高等教育要在数智时代重视实践,要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将现实实践与数字实践相结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围绕教材搭建数智平台,借助“虚拟仿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知识传授的全过程互动,包括了知识传授的互动、理论阐释的互动、方法实践的互动,达到学生和教师都是学习主体的双主体互动的实践目标。
(来源:洪山区工委 撰稿:马威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