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村湾相连,农民方便。
看高速公路,穿越蔡甸;
取缔麻木,轿车当先。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欲与天公齐比肩。
新时代,喜经济腾飞,策马扬鞭!
子期故里①巨变,引知音朋友游蔡甸。
今马鞍山内,隧道贯穿②;
南湖③风光,度假连片。
嵩阳山庄④,大好河山⑤,昌浩塑像立路边⑥。
俱往矣,寻知音文化,还到蔡甸!
①子期故里:钟子期,武汉市蔡甸区新农马鞍山旁原古集贤村人。
②今马鞍山内,隧道贯穿:由于马鞍山山上有钟子期的墓碑亭,蔡甸区为了保护好这一古迹,宁愿花巨资钻隧道,也没有图简便,也没有把马鞍山一炸了之。
③南湖:蔡甸区南湖度假村。
④嵩阳山庄: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部,距武汉市汉阳区30公里。因古时河南嵩阳高僧曾在此建嵩阳寺而得名。该山峰峦叠翠,山势逶迤,绵延20公里,与索子长河东岸的九真山、玉笋山等山隔水相峙,风光秀丽迷人,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1990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⑤大好河山:蔡甸区大好河山度假村。
⑥昌浩塑像立路边:陈昌浩(1906年9月18日-1967年7月30日),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中国工农红军时期的我军最高将帅之一;1934年1月增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他是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三驾马车”(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之一;曾任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是长征时期最大一支红军主力部队的主帅;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获“卫国战争奖章”;1951年回国,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等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惨遭迫害,1967年含冤辞世;1980年恢复名誉。现蔡甸区奓山街旁有陈昌浩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