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取俯拾眉心间——我在教育部工作的这一年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


 

    2014818日,送别远渡重洋读书的儿子,飞机刚刚落地天河机场的时候,就接到教育部职成司黄辉处长的信息,问我愿不愿意到部里来工作一年时间?将正沉浸在与儿子别离悲伤之中的我,拉了出来-----到教育部工作,对于我自己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的社区教育,利用理论知识的所思所想以及基层实践的所做所为,在国家层面的平台上为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确实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但是先生工作负担重、压力大,我离开之后将是一家三口分居武汉、北京、华盛顿三地;在武汉---北京之间我已经奔波了八年,每两周甚至是一周一次的跑路,让我对安宁平静的生活充满渴望。而眼看着这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却又要面对新的选择。无比纠结之中,一位朋友的建议给了我启发:遵从内心的声音。真实的内心是什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仔细思考,觉得应该是面临新选择的刹那间,是心向往之还是稍有迟疑,此时才是真实的内心,而此之后的左右彷徨就该是计算权衡了。如果是这样,我想这份选择应该是---到教育部工作,坚持一年再长跑!远离家人、同事、朋友和熟悉的工作环境,感觉日子过得很漫长,而当回到武汉,细细梳理这一年多的工作,又会感觉在不经意之间竟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美好记忆与收获。

     一、阔视野:一年多来,我先后参与了2014年、2015年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以及全国院校老年教育工作研讨会等系列重大活动的筹备,包括起草领导讲话、设计会议议程、遴选百姓学习之星等等。在全国第十届、十一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百姓学习之星的动人事迹、社区百姓的学习成果展示、最受百姓欢迎的学习品牌介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学习内化为知识、知识外显于行为、行为造福于社会的力量,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的内涵,也愈加坚定了我对传播终身学习理念、推进终身教育事业的认识与理解。虽然每一次领导讲话稿,我们都是精心准备、反复修改,但每一次现场的身临其境,领导们的即兴发挥,总让我们深受裨益。如第十届活动周的现场上,道凯司长为百姓学习之星的事迹所感动,用诗一般的语言,高度概括凝练出学习的本质与意义:“学习是语言,学习是行动;学习使生活更充实,学习使精神更高尚;学习是希望,学习是梦想,学习让社会充满正能量。”而鲁昕部长在谈到《教育规划纲要》中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候,提出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当代中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让老百姓不论在哪个时期哪个阶段都有学习的机会,人心不再浮躁,社会公民各有定位,社会才会安定团结,人民才会生活幸福,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终身教育。这也让我对于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在对鲁部长的讲话稿进行整理时,我把它写作“当代中国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让人民获得安顿生计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拥有安放心灵的价值认同。”部长、司领导对于开创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坚定信念与执著追求、对于事业发展的高瞻远瞩与运筹帷幄、对于工作小节的严谨细致与精益求精,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为什么职业教育能够在六年不到的时间里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突飞猛进,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他们身上,常常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对国家的忠诚、民族的责任、事业的挚爱与执著。

    一年来我先后到上海、重庆、广东、安徽、辽宁、江苏、河南等地调研、培训。有机会认识了许多敢于担当、勤勉踏实、开拓创新的业界精英、教育同行。我们在抱怨职业教育的生存困境时,广东的一些职业院校就是在面向市场、校企合作中寻找机遇、发展突破;我们在抱怨社区教育的边缘境地的时候,上海、成都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们从一个个社区教育项目、一个个社区学习点的建设做起,让社区教育如火如荼地蓬勃开展;我们困惑“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时候,上海市老年教育根据老人需求,从养生保健的知识讲座、蹦蹦跳跳的艺术教育,到志愿者服务的奉献社会教育,引导老年人做健康、快乐、智慧、风范老人;安徽淮北农村年轻的社区干部们,用农家书屋、养教一体等方式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推进社区建设的探索等等-----这一切让我对教育先贤们所说的“教育是促进社会变革、达成社会共识最稳妥、最有效的途径与载体”有了更加坚定的认识,对于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支点。

     二 、识大局: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未来五年,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也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保障。在部里一年多的工作时间里,为部领导起草各类讲话文稿,参与系列政策文件的起草等,让我对国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背景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当前我们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态五个领域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常态。面临着适应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创新驱动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五个挑战,就必须实施包括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内容的全方位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水平。”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万千“草根”是创新创业主体。今年5月,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强调“人才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各类人才的培养既要通过学校教育来打牢基础,还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来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了解新知识、激发新思维、创造新模式、开发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只有继续教育的充分发展、全民学习的持续推进,才有每个人人生的不断攀升与进步。要提升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202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三、敢担当:今年2月,道凯司长听了我们关于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的工作汇报后,立即决定“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隆重向社会发布”。处长说,全国向你这样深入研究社区教育的人不多,你能不能来负责主笔呢?我想自己从最基层的一所普通学校进入到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工作,既没有机关工作经历,也没有耀眼的荣誉头衔,面对那么多领导、专家、学者,怎敢来贸然领衔呢?于是婉言推辞了。然而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召开研讨会,策划、研讨书稿框架、内容,却一直没有达成令各方满意的方案。距离领导要求的交稿时间越来越近了,看着大家着急的样子,我说“那就赶鸭子上架吧!”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社区教育,社会知晓度不高、理论发展不足、社区教育工作者鲜有成就感,在难得的十万份数据基础上,如何获得科学的结论、助推工作的发展,又如何让这本书能够受到不同层面的读者喜爱。我根据领导的意见,结合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从五个维度进行了设计---一是高度:站在国家的高度,对社区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意义进行提炼;二是广度,社区教育是社会化的大教育,跳出狭义教育的圈子,将它放在大社会的背景下分析、思考、研究;三是亮度,在信息量激增的时代,现代人阅读呈现快速、浅表的趋势,在短时间里吸引眼球需要标题的醒目与凝练;四是深度,虽然是普及读物,需要浅显易懂,但必须将社区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作为深埋于全书的主线,阐释清楚明白,为“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刘延东总理提出)奠定基础;五是温度,将大量一线社区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案例融入数据分析与结论之中,既呈现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成果,也是对他们工作智慧的肯定,还可以对处于探索之中的实践工作者以启迪。《方兴未艾的全民终身学习---2014年度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如期完成编写任务,并隆重对社会发布。人民网、新浪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大家用“野百合也有春天”来形容社区教育的发展,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也对这本书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此之后,我又执笔起草了《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在与财政部、民政部、文化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会签之后,将于年底印发。还承担了《社区教育服务民生创新工作案例》一书的策划、编写工作。代表成人教育处赴河南为全省社区教育干部培训授课,基于我国社区教育现状与发展所做的《桃杏吐蕊杨柳青,千门万户共迎春》获得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学员们说“省厅终于为我们请来了真正的社区教育的专家”。国务院办公厅即将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近日我又承担了宣讲主笔的任务。

四、知妥协: 201411月,在14个专题56万字调研报告的基础上,我们起草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在征求了21个司局的意见、反复修改之后上教育部党组会讨论获得通过。20153月延东总理主持国务院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工作会之前,我们又征求了财政部、发改委等19个教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会后根据延东总理的批示,我们与仍有不同意见的部委沟通协商,再次进行修改;201512月,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办公厅常务会之前,我们又3次到中南海国务院办公厅进行修改完善,从最初近2万字的文件压缩至6千余字,其中的删减消除常让我们纠结心疼----每一稿我们都是逐字逐句,反复斟酌,都是心血所成。面对司局、部委的各种意见,有的我们修改起来无疑是欣然的,然而也有一些部门出于各自利益,提出了一些难以修改处理、但我们必须接受的意见。道凯司长告诫我们,“任何意见都要努力听进去,努力从中发现他们的价值。无论温和、激烈、赞成或是反对,要善于从不同观点、利益群体中汲取养分,形成高度的统一,从而制定出高水平的政策、措施。”六部门联合印发的《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的意见》、与人事部会签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都是在反复协商、交流、修改、妥协之中完成的。这也让我感悟到纳什均衡的内涵:它是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决策、没有人愿意改变的状态。而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对方的立场,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别人执行,因为任何人都是理性的,都有自己的动机。要“知进退,善妥协”,才能有好的政策与执行效果。

    五、惜权力: 刚刚离开学校到部里工作的时候,我非常开心:终于没有了凡事要交工作最后一棒的压力,没有事务缠身的繁琐、没有人际关系的烦扰。但是时间长了,就发现有问题了:从前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工作,而到这边以后,是不需要有想法的;在学校里我们认的是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在机关,认的是利:自上而下的权力的逐级传递、服从与执行。同样的一句话,不同人说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记得在学校工作的时候,建议、主张被大家认同、执行,以为是自己学习、思考、实践的积累,而且每每是说了就要做,做也是一定要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久而久之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一切想法、做法都是正确的。而这一年多“普通人”“局外人”的工作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顺利地说事、做事,还是因为我拥有了“权力”的外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逐渐减少,很多的时候只不过是际遇的不同,造就了处于不同平台、不同层面的我们,应该感谢命运给予的关照。同时没有老百姓的信任,没有组织的培养,没有权力赋予的平台,纵有满腔抱负,都难有施展才华与实现理想的舞台。这也让我对“权力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如果我们满怀教育的理想,也有服务社会的情怀,就要珍惜权力---权力来自于人民,承载着信任与责任;善待权力---权为民所谋,利为民所用,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说实话、办实事,才能顺民意、得民心,才能不负信任、不辱使命。

    一年的时间如此短暂,但却如此丰富。“仰取俯拾眉心间”,也许很多的人与事将尘封于岁月,但是他们给予我的许许多多的收获与体验,将成为宝贵的财富,伴随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成就我为“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而努力的梦想!(作者系武汉市社区学院院长)

 


(来源:未知   撰稿:    责任编辑:admin)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