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情歌是这弯弯的河,我的心在那河水里游;蓝天下的相思是这弯弯的路,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我爱你,就像山里的雪莲花……”这是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遇上你是我的缘》。今年年初,当我收到“民进情缘”征文通知的时候,脑子里一下就蹦出了这首歌的旋律。是的,遇上民进,是我此生最大的缘。
“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
我出生于湖北当阳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是老师,家庭的熏陶,学校的教育,让我逐渐树立了积极进取、报效社会的人生理想。高中毕业后,因没有考上大学,我技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工人。此后的十多年间,结婚生子,企业改制,失业、重新就业等一些重大经历接踵而至,虽然几经沉沦,却始终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2004年,我来到武汉,成为了一名省级媒体的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少困难、矛盾乃至不和谐因素,经常让我感觉到个人力量的渺小,于是萌生了加入民主党派的想法,但因为户口、学历等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如愿,只好把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
2012年,我转行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并参加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学历。2014年,我调动到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担任办公室主任。此后不久,民进武汉市委会组织部前来调研,动员我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得知民进是以教育、文化、出版为主要界别的民主党派,特别是了解马叙伦、叶圣陶、郑振铎、冰心等名家大儒是民进的创始人,国歌、国旗、国庆节的确定等都与民进有关等辉煌会史后,我的热情瞬间被点燃:我的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而我又从事了8年新闻出版工作,我一下子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于是毫不犹豫递交了入会申请。2015年2月,我光荣地成为了民进的一员。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奇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奇的。”回想此前的四十多年,平淡无奇的我,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直到加入民进,信仰的明灯从此点亮,平淡无奇的世界从此有了光,让我倍感温暖和充实。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
民进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大家庭,教授、名师、医生、律师、企业家、作家等行业精英比比皆是,时常让我觉得自愧不如,压力山大。入会以后,我积极参加市民进组织的培训、学习、各种活动,虚心向其他会员请教,努力提高自己,对民进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同时真正明白了民进肩负的使命和作为一名民进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记得加入民进最初的一段时间,我经常会被问:你们民进和台湾的民进党是什么关系?我总是会耐心地解释:“民进”与“民进党”完全不是一回事——“民进”全称是“中国民主促进会”,而台湾“民进党”全称是“民主进步党”;民进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而台湾民进党于1986年9月28日在台湾成立;民进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写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台湾民进党的主张是“台独”。时至今日,我还会主动宣讲民进,毕竟,全中国的民进会员也只有约18万人,很多人不了解民进,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有这个义务。
光谷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人才聚集于此,因此我对组织发展工作非常热心,先后发展了多名高层次会员,其中有从事生物医药工作的博士、硕士、企业家,医院主任医师、媒体工作者、律师等等,希望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到民进大家庭,把自己对民进的理解和热爱分享给更多人。
2016年,参加民进武汉市委会举办的新会员培训班后,我开始接触参政议政。我工作单位在东湖高新区,服务于生命健康产业,因此,我参政议政重点关注的也在这方面。2017年,考虑到我们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是武汉市第一家新型工业研究院,市委市政府初期投入很多,但后期发展中问题很多,这对武汉市的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主动申报并承接了市委会调研课题《关于促进武汉工研院快速健康发展的研究》,后来经过市委会调研室的完善和转化,得到了时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有祥的批示,相关建议也被采纳,市科技局为此专门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将此项工作写入了市政府工作报告,极大地推动了我市新型工业研究院的健康发展。这一调研成果的采纳,让我倍受鼓舞,随后几年,我每年都会承接市委会重点调研课题,结合我的本职工作,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发展、国家生物样本库建设、干细胞产业的监管和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我曾从事过记者这个职业,因此,我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比较敏感。2020年的一天,我无意中发现我们经常使用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竟然有4处错误,经过反复查证之后,我撰写了《关于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文字表述的建议》,经民进市委会和市政协修改润色后上报,被中央办公厅采用,后来听说这在市委会和市政协均属首次,我觉得非常自豪。
“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在不断接受组织教育和培养的同时,我也深切体会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加入民进以来,我取得的成绩有限,对民进的贡献不多,可是组织却给予了我极大的肯定。这些年,我先后荣获市民进“参政议政优秀会员”“参政议政突出贡献会员”“会务工作优秀会员”“履职尽责优秀个人”,省民进“履职能力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2019年当选民进武汉东湖高新区基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1年当选民进武汉市委会委员;东湖高新区委员会荣获市委会“参政议政先进集体”“社情民意先进集体”等荣誉。
2021年底,市委会推荐我为洪山区政协委员,2022年初又推荐我为武汉市政协委员,让我在履职尽责方面有了更大的平台。这份信任,这份情缘,令我感动,也催我奋发。
在洪山区政协,我积极参加培训、调研、提案撰写等委员履职活动,先后提交《关于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洪山区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建议》《关于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区域创新的建议》《关于探索洪山区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的建议》等提案,2021年被作为全区政协委员典型代表,入选“履职风采·洪山区政协委员先进事迹宣传活动”。
在武汉市政协3年履职期间,我先后提交《关于大力推进我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推进新型工业技术研究院改革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市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建议》《关于发展生物育种产业链,着力建设“中国种都”的建议》《像“幼儿园”一样规划建设养老驿站》《关于打造合成生物制造(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建议》等十多篇提案,均得到圆满办理;期间,我还作为嘉宾2次参加武汉市新闻频道《政协论坛》的录制。
今年12月份,是湖北民进、武汉民进成立70周年的节点。期间,杨东莼、金通尹、王典昭、石泉、蔡述明、周洪宇、杨葆焜、梁守恕、彭志敏、孟晖等一代又一代民进领导人始终坚持“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理念,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了民进力量。今后,在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将满怀感恩之心,多向民进的前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遇上民进,是我一生的情缘,而守望民进,便是我余生的主旋律。
(来源: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委员会 撰稿:王作燕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