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民进的情缘
最近,我特别喜欢一首名为《万疆》的歌曲,歌中唱到: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每当歌曲旋律响起,生而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我生于1941年,见证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大地经历的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我于1985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得益于我有幸认识了几位民进的老前辈。他们的精神风貌、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是怀着对民进会员的崇敬,庆幸自己找到了良师益友的喜悦之情入会的。
我没有上过大学,但也上了大学。这所大学便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民进区工委领导的关怀下,我出席过省、市民进会员代表大会,聆听过各级领导的精彩报告和许多老会员、老学者的讲话,参加过多种多样的学习和会务活动。从中,我学到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学习了统战理论与民进的会史,从而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在会内学习的收获是一言难尽的,我接触的一批民进的优秀老前辈,他们是我的恩师,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做好基层工作的理念,学到了热心会务,关心会员的爱会情怀,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民进组织里,我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区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成为了会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最后还当上了校长。入会后在这十五年,是我人生之旅中最重要,最不平凡的历程,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了民进组织的关爱与教育,也留下了一位普通民进会员、政协委员为履行参政党职能在不懈追求和为之奋斗在足迹。
退休后,我也依然在组织的带领下,发挥自己的余热。江岸民进退休支部成立于2004年10月25日,是民进江岸区工委最大的支部,也是平均年龄最大的支部,现有会员47人,平均年龄74岁,其中最年长的95岁。退休支部也是会员居住最分散的支部和会员来源最广的支部。面对这些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面对这些曾为民进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面对这些对支部寄予厚望的老会员,我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努力为他们服务,把组织的声音、组织的关怀、组织的温暖传递到他们的心田上。但我知道我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于是我团结支部会员发挥每位支委的优势与特长,形成合力,共同为会员服务。我在支部工作是:
一、要体现老人的人生价值。要满足老会员的精神需求,就必须把党派的任务与会员的精神需求有机结合,让会员对支部的活动充满期待,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尽力让老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发光发热。支部编印学习资料供会员学习,参考每一次活动必有学习这一环节。主要内容是学习统战理论,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学习怎样撰写提案……有时是在汽车行进时,有时召开专题学习会,展开学习、交流互动,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2.为老会员搭建广开言路的平台,讲述内心的渴望与需求,提出对政府的意见与建议,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不仅是会员应尽的义务,更是会员内心的需求。所以每次支部活动,每次会议必读社情民意。甚至通电话时,会员也会对支委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建议政府怎么办等。
3.号召老会员为社会作贡献,如捐款造同心林,支援灾区,救援道德模范、白血病人。派代表到医院探望,送教下乡,为住老人公寓的老人送温暖,教他们唱歌,与他们谈心,做心理疏导,与他们联欢,举办健康讲座等。为辅导学校的孩子义务上课,为百步亭育才分校的孩子们义务开展暑期趣味活动,为武汉市爱音乐音乐学校的孤儿,特困家庭儿童送温暖。会员们积极投入志愿者服务,参与市委会调查,参与领导社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使老会员充分享受生活的意义,活得更加精彩。
4.为展示会员才艺,我们组织了一次全体会员参与的书法绘画、剪纸、手工、诗歌展览。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退休支部会员们的多才多艺,作品表达了会员爱党爱国,热爱生活的情怀。
二、关心满足老会员要“活出健康,活出快乐”的心愿。我们为老会员组织健康讲座,教老会员做保健操,印发养生资料,还印发了余老养生的长寿之道《养生小结》,此文虽说是“养生”,却道出了老人一辈子,待人处事的至高境界,是一篇如何做人的好教材。我们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市委会、区工委的各种活动,为老会员祝寿,每年春秋支部必组织会员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走向田野、走向乡村,让老会员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景,留下倩影,使老人享受大自然,享受幸福与快乐。
三、为老人送“温暖”,让老人觉得自己是有组织关心,是受人爱戴的。
1.每年春节慰问形成传统。
2.会员生病、住院,只要我们得到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前往探望。
以上工作为会员送去了组织的温暖,会员之间相互关怀,增强了凝聚力与向心力。我们一直坚持以上思路开展支部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支部。
我的小女儿汪宁梓也曾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崇尚美好,崇尚奉献,崇尚爱党、爱国、爱他人、爱学生。由于她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和成果出色,刚满三十岁就获得了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她对中国民主促进会的认识是从我的成长历程中体会到的,她确信民进组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她在政治上更加成熟,视野更加广阔,更能在会内结识高层次的良师益友,利于自身成长和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因而她多次要求我推荐她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在市委会和区工委的关怀下,她于2017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她对组织期待已久,有一段时间,她把会员证放在随身小包里,遇到亲朋好友,就要拿出来“炫耀”一番。入会后,她多次和我说,她在组织里结识到了众多的优秀会员,他们无私有爱,博学有才,睿智有内涵,每个人都乐观而积极,豁达而开朗,是她学习的榜样。
民进经常组织革命圣地参观学习,了解民进的发展史,以及在多党合作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她知道了我们的组织“因何而来,向何而去”,切实体会了“我们民进的每一位创始人都是一部大‘书’,很难读完读好的大‘书’。”在一次次的会务和社会服务活动中,她更加坚定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更加明确了作为民进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作为民进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为自己是民进一员感到无比自豪。同时她也看到了参政议政的力量,看到了民主党派的价值,她的内心不再是漂浮的萍、随风的草,她确信找到了信仰的“灯塔”,心灵的“家”。
2020年1月23日,新冠疫情肆掠武汉的最严峻的时刻。在蒋区长的召唤下,她全身心地投入江岸区新冠防疫指挥部的工作,夜以继日,每项工作都繁重棘手,关乎生命,要求细微准确,迅速反应。她来到指挥部后,半天时间就进入工作状态,一人担任几人的工作量,直到疫情结束。她受到领导与其他战友的好评,她说这是在为民进组织争光。我想,是民进让她的信仰更坚定,人格更高尚。
我今年已经84岁,算是高寿了。如果有一天我离去了,我将死而无憾。民进,我的家,见证了我的一生没有虚度。而我最爱的孩子,也托付给了组织,她不光是我血脉的延续,更是我与民进情缘的延续。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