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育花朵 鞠躬尽瘁写文章——记民进蔡甸区中小学支部会员 胡熙文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



胡熙文简介:武汉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30年来,已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老年文汇报》、《武汉晨报》、《通俗小说报》、《百花园》、《含笑花》、《中国文学》、《楚风》等各级报刊及榕树下等网络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近1000篇(首)。

 

196238日,胡熙文出生在蔡甸区张湾街徐尹邓村(原汉阳县张湾乡向阳大队第2小队)。1969—1974年,他在向阳学校读完了5年小学的课程,并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组织。1974—1976年,在该校读完了2年初中的课程, 1976—1977年,在该校读完了1年高中的课程。在3年中学期间,还负责校门口大黑板报的设计、编排、书写、插图等工作。1977—1978年,在张湾中学读完了1年高中的课程,并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在9年的小学和中学期间,他的作文总是被语文教师当范文。

197877日至9,胡熙文和全班同学参加了高考,但是没有一个中榜的。而当时在班上复读的3名学生,有2名考取了中专(当时的政策是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中专)。

19788月底的一天,胡熙文在第二小队手提装满石灰粉的小竹篓配合社员,进行麦田里改箱子,就听到向阳大队部的大喇叭在播出一个通知:由于向阳学校有3位民办教师考取了汉阳师范,需要补充3位民办教师。欢迎所有的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考试。

于是,当时毕业的几届高中毕业生有20余人,去竞争这3位民办教师的资格。通过语文和数学2门学科的考试,择优录取了胡熙文、尹其尧、尹正可3人。

19789月到19847月,胡熙文在向阳学校工作了6年。当过图书管理员、大队辅导员、张湾乡少先队总辅导员、班主任、村团支部副书记,担任过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中,19828月,因为所教三(2)班的数学学科,在期末考试中,排名在张湾乡数十所小学第一名,胡熙文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在城关召开的全县“先进教学单位、学科教师暨好课代表大会”,县教育局分管副局长雷艳华,到会讲话、颁奖,天天晚上还请获奖者看电影。

198491日,胡熙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汉阳师范后,在 843)班这个民师班参加学习。101日国庆节,学校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来庆祝,他和同班女同学唐业珍、留校女教师杨美芳表演了三人舞《金梭和银梭》,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师范2年时间里,胡熙文担任过班宣传委员、校宣传部长。胡熙文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肖永安作范文。上数学的王远显老师总是夸他考100分。上体育课的李志学老师,鼓励他参加校运会。上美术课的郭子尧老师,在办画展时,几乎把他的图画本全部撕光,去贴在墙上。上音乐课的女老师,在教交谊舞时,总是喜欢和他跳舞做示范。他还喜欢在舞台上表演男高音独唱、相声、三句半等。

1985年,胡熙文加入了蔡甸区首届作家协会(原汉阳县首届作家协会)。1986619日,胡熙文的撰写的言论稿《开展竞争确保优质》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头版中间。这是他的第一篇文章见报。当时,肖永安老师还鼓励他:“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你再接再厉,今后多发表文章!”他当时回答:“谢谢老师的鼓励!今后我一定多写,争取多发表,决不辜负您的期望!”

19867月,胡熙文以优异成绩从汉阳师范毕业后,被优生优分到蔡甸区第一小学(原汉阳县蔡甸镇第一小学)工作。到蔡甸一小报到的那一天,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德新,亲切地问胡熙文:“你能教什么学科?”他说:“我是全面发展型的,什么学科我都可以教。”“那太好了!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老师。”

当时学校有24个班,每周上6天班。学校给胡熙文每周安排4—6年级共24节音乐课。即,上午第3—4节课,下午第5—6节课。还有一位叫刘晓燕的女老师,也是每周安排1—3年级共24节音乐课。后来又教学过语文、地理等学科。

1986年至今,胡熙文就是学校的通讯员,向各级报刊、网站报道好人好事。并创办校刊《一小简讯》(月刊),进行采写、修改、打字、排版、校对、印刷、发行“一条龙服务”,已经出刊141期。胡熙文年年被有关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

在蔡甸一小,胡熙文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蔡甸镇少先队总辅导员、政教处副主任(20018—20057月)、教科室主任(20058—20077月)、中共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8月—2016年12月2日;2016年12月2日—今)

19941129日,胡熙文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199412月,在蔡甸区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七项全能一等奖。19961月,赴《人民日报》社参加新闻作品研讨会,报告文学《“童话”园里好园丁》获一等奖。

1997113日,他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781日,他毕业于武汉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函授学习)。

200489日,他加入了武汉市作家协会。

2009年,他创作的散文《说说露天电影》(3000余字),在湖北省文联举办的《亲吻岁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湖北文艺界真情回眸》散文随笔征文大赛中,获优秀奖。且该文及两张照片已经被收入《真情回眸》(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4月第1版)一书,在全国发行。

2011120日,武汉教育信息网2010年度通讯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通讯员表彰座谈会在武汉市教科院6楼举行,胡熙文被评为2010年度通讯工作优秀通讯员。

20126月,他撰写的论文《努力创新驱动 保障持续发展》,在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和国家一级出版社以及该论坛组委会等联合发起的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20154月,他创作的小小说《江十斤》,被收入大型文学丛书《文笔荟萃》第1卷《全国文学社长、网友诗歌散文小说选粹》(白山出版社)。

20158月,他创作的诗歌《春风荡漾》,发表在由云南省文山州文联主办的《含笑花》2015年第4期(双月刊)。

2016123日,蔡甸区作家协会2015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迎春诗歌朗诵会在区图书馆4楼大会议室举行,胡熙文创作的散文《沉湖芦花》获“山水情爱精短诗文大赛”金奖。并朗诵了散文《沉湖芦花》(原载2016118日《蔡甸报》第8版知音副刊),获得了在场近百人的热烈欢迎。

20164月,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沁园春.习马会》获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由中国诗书画家网、中华散文网、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得到了海内外作家书画家的踊跃投稿。华夏盛世景,共唱中国梦,以此展示我国文艺工作者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相约北京”大赛作为国家级文化活动,自征稿以来,得到《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文艺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广播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络诗歌网》、《中国诗赋网》、《中华诗词》杂志社等中央、省级媒体的宣传报道。

2016331日,民进武汉市委会在民主党派大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15年度参政议政、会务工作表彰会”,胡熙文被评“参政议政工作”和“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

2016518日,胡熙文收到了《中国文学》杂志社寄来的2016年第5期(总第101期)的几本样刊,上面发表了他的组诗《知音十景》(见第84—85页)。组诗《知音十景》从沉湖、后官湖湿地公园、嵩阳寺、九真山、金龙水寨生态乐园、香草花田、消泗万亩油菜花海、武汉九真山彩色树种苗产业园、竹海花溪、索河十里荷花长廊共10处蔡甸美景,进行了赞美。

201672上午,武汉诗词楹联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江汉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胡熙文当选为常务理事。2016930日,胡熙文收到了湖南省文联寄来的季刊《楚风》2016年第2期的样刊,在第122—124页发表了他的散文《难忘故土情怀》(3777字)。编辑简评如下:“小时候物质贫乏,可以说是个没有玩具的年代。但是,我们自有我们的快乐世界。现代人追求华彩四溢的人生,夸张的自我推销和极度的自我张扬,手机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依存。时代的风气影响着人们,信仰的缺失,让人们过分追求经济实惠。各种各样的防腐剂、瘦肉精、漂白剂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毒品毒害着身体,也侵蚀着心灵。毒疫苗、毒奶粉一波接一波……作者俯拾庸俗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秉笔直书,针砭时弊,表明自己的心迹和立场。立意明确,内容丰富,衔接贯通,引人入胜。”

其辞条已被《武汉青年杂文学会联谊名录》(19913月)、《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19928月人民中国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19959月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10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收入。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在《中国青年报》、《现代少年报》、《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武汉晚报》、《家长报》、《老年文汇报》、《小学生天地》、《民进》、《武汉民进》、《小学教学研究》、《湖北教育报》、《中国教育报》、《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百花园》、《通俗小说报》、《辅导员》、《含笑花》等报刊及榕树下等网络发表新闻、通讯、杂文、小品文、小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报告文学近2000篇(首)。

其中,杂文《莫将余热焐麻将》获中国首届微型文学作品大展三等奖;诗歌《情思》在《华夏之友》上发表后,获当代文艺新作汇展优秀奖,并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论文《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在《小学教学研究》上发表后,获全国首届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选拔赛一等奖;《略论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获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讨会征集论文三等奖;《“三个面向”与深化教育改革》获第七次全国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三等奖;《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化》入编《农村家长学校教材》;《又能吃到爸爸的拿手好菜了》获全国第二届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三等奖;论文《在社会课中渗透环境教育》在《小学教学研究》上发表后,收到各类入集通知十余份。2001511日,杂文《贪官为何“前仆后继”》在《长江日报》发表后,在社会上激起了强大的反响。书法作品曾在西安、成都、重庆等地巡回展览。199412月,在蔡甸区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七项全能一等奖。19961月,赴《人民日报》社参加新闻作品研讨会,报告文学《“童话”园里好园丁》获一等奖。2009年,散文《说说露天电影》(3000余字),在湖北省文联举办的《亲吻岁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湖北文艺界真情回眸》散文随笔征文大赛中,获优秀奖。且该文及两张照片已经被收入《真情回眸》(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4月第1版)一书,在全国发行。

另外,辅导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文180余篇,辅导学生在市、省、全国及国际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200余次。如:2003年在首届楚天杯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余瑛婷获一等奖;陈欹、陈怡、杨静、杨帆获二等奖;李文慧、董霄、付辰、祝茂祥获三等奖;2005年在第六届武汉国际(武汉第21届)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中,冯秋月、俞琦获一等奖,肖璨、姚雅恬获二等奖,危胜男、张琪获三等奖;2006年在第七届武汉国际(武汉第22届)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中,李明明获一等奖,姚雅恬、何馨怡获三等奖……

 (胡熙文


(来源:未知   撰稿:    责任编辑:admin)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