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江夏区工委文卫支部副主任吴玉萍,江夏区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
2015年3月,湖北省卫计委开始选拔中国援莱索托第十批医疗队队员。大家都知道,援非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环境恶劣,疾病肆虐。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是很难胜任这一工作的。莱索托艾滋病和结核高发,住院病人艾滋病发病率70~80%。作为手术科室,职业暴露的风险非常之高。当卫计委领导与吴主任面对面交流,希望她能够担当这一重任时,虽然家中有上高中的儿子需要辅导,有年逾八旬的婆婆需要照顾,但是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的答应。开始参加援非岗前培训。为期五个月的培训期间,吴玉萍每天五点钟就起床,冒着酷暑,从江夏区乘坐两个半小时的公交车,赶赴培训中心参加学习。完成一天的学习之后,又要返回江夏的家,此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以后。不仅如此,在培训期间,还利用空余时间,完成科室教学及医疗任务。却没有一句怨言。
带着万分不舍,带着对家人的愧疚,2015年10月,吴玉萍开始了艰难的援非之旅。
当飞机降落的那一刻,看着满目的荒凉,心理落差可想而知。然而,现实比想象中的更加艰难。
由于水土不服,吴玉萍的身体出现了各种不适。首先是慢性腹泻。一段时间后出现高血压。而且药物控制血压也不理想。但是这些没有难倒吴玉萍,她任然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为当地病人的服务中。
然而,现实好像要有意考验吴玉萍。接下来的日子,又碰到了当地五十年一遇的高温、干旱。由于当地水资源匮乏,所有的水源都依靠。由于长期不下雨,水源枯竭,医疗队驻地停水长达两个月,加上炎热的天气,困难可想而知。平时做饭洗衣全靠在驻地对面的洗车场买一点井水,洗澡完全是一种奢望。那段时间,最奢侈的事情是周末驱车去离驻地一百二十公里外的首都找中资公司去洗澡。国内的同事开玩笑,说回来后不请你们吃饭了,先请你们洗澡去。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吴玉萍心中想到的不是困难,而是祖国,她总说,我们身上肩负祖国的神圣使命,无论如何,一定要圆满的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给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吴玉萍很快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只要有病人,她都会满腔热情的接诊。一天开展几台手术是常态。有时候门诊,因为很多病人都是大老远坐车过来,不管看到多晚,都坚持把病人处理完。经常忙到下午一两点。因为她极富有同情心,总觉得病人过来一趟不容易,有些甚至连车费都没有,靠走路过来。有时候刚刚看完门诊,又被当地医生喊去处理危及重病人,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她才会放心离开,去吃属于她中餐的晚餐。
由于平时手术任务繁重,吴玉萍最终还是出现了职业暴露。一次手术过程中,她不小心被手术缝合针扎伤了自己。虽然病人是HIV阴性病人,但是这边艾滋病高发,谁也不能保证这个病人是否处在艾滋病感染窗口期,而且很难追踪病人。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需要服用防艾药物确保万无一失。但是防艾药副作用大,服用周期长(一个月),会严重影响到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吴玉萍选择了放弃服用药物,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队里任何人。只是在很久以后,队里其他同事出现了职业暴露,她为了安慰同事,才无意间把这件事透露出来。这是一种怎样的奉献精神!
援外医疗除了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还有一点,业余生活非常枯燥。因为当地政局不稳,枪支泛滥,社会治安极差。所以队员们下班后只能待在驻地。援外的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作为队委会成员之一的生活委员,吴玉萍除了默默地承受这一切,还积极想办法,出谋划策,尽力丰富医疗队的文化娱乐生活。组织各种娱乐活动,比如打篮球,羽毛球等。虽然她不会打篮球,但每次都披挂上阵,用她的话说,重在参与。还带领大家开田种地,丰富医疗队的餐桌。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医疗队驻地已是瓜果满园。
队里所有的内务,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她能够做的,都会默默地揽下,毫无怨言。每次的义诊及巡回医疗,需要准备的物品器械,也会提前准备齐全。她总说,自己不会做家务。其实是她国内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做。每提及此,她不忘记感谢她的先生,感谢她先生为他们家庭的付出。
因为社会环境及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援外医疗队员会出现很多心理方面的疾病。为了防患于未然,吴玉萍主动收集资料,以PPT的形式对大家进行心理疏导。让大家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就是工作中,生活中的吴玉萍,爱岗敬业的吴玉萍。总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在平凡中绽放她的美丽,一如非洲高原上的格桑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