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刊登彭志敏主委专访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


2008326,《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刊登彭志敏主委专访,全文如下:

参政议政: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是彭志敏少年时期就有的梦想;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则是彭志敏受到的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之一。1978年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毕业并留校后,便开始了他教育事业旅途的航行。

作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彭志敏十分赞同中国古人关于"唯音之不可以作伪"的观点,并且认为做人同样不可以作伪、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不可以作伪、对音乐知识的传授更不可以作伪。从1987年开始至今,彭志敏职务不断发生变化,但他始终坚持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

彭志敏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不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我总希望自己能做一个让学生从心底里信服的老师,这还不仅仅是在专业上或知识上;我也希望自己课上所讲的内容,能对学生的成长起作用,更希望能在他们的工作中被运用。"

虽然彭志敏的职务和荣誉在逐渐增多: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副主委、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武汉政协常委、民进武汉市主委、武汉音乐学院院长;他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但他仍然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不能多上课就少上一点;不能上大课就上小课;不能为周期严格的本科生授课就带研究生。

彭志敏的课观点新颖,讲法独特,而且能够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激情四溢,备受欢迎,多次经由学生不记名投票而当选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集体课教师",在彭志敏看来,这种荣誉尤其真实、弥足珍贵。

不论有多高的行政职务,不论有多少社会兼职,不论有多少行业活动,彭志敏说,在他心里,专业教学和音乐理论研究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条件地搞好本职工作,"是我自己必须坚守的最后底线"

上任: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彭志敏是20069月在民进武汉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以高票当选为主委的。

他的日常时间从此被分割为五个大的板块:学院行政工作、专业教学工作、学术团体工作、党派领导工作、参政议政工作。有熟悉他的人曾打过一个比喻,说彭志敏忙得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把别人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全都用在工作上了。

一位做统战工作的领导同志曾开玩笑地对彭志敏说,做统战工作是"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彭志敏则笑着描述他自己的情况,说是"白天保证不休息,晚上休息不保证"。因为对于他来说,一人身兼数职,工作头绪甚多,一年四季从无节假日,也无双休日。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理论家,加入参政议政行列后,用去了许多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值不值得?
"
知识分子加入民主党派,立足专业而走向政治,走出书斋而面向社会,是想从对国家和人民尽责的角度来发挥一技之长。对我来说,参政议政与自己的专业学习一样,也有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愉悦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彭志敏坚持认为,如果一个人不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其自身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历朝历代的社会精英,总是自觉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总是以天下为公为信条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政治觉悟和民主参与,从来都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反映社情、上达民意,这些工作总得有人来做,总得有一些具有更高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姿态的人来做。"如果人人都绝对强调自身的独立价值,强调个人利益的纯粹性,这个社会还怎么能够进步?"

记者质疑,商品社会之今天,如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何而来?彭志敏说,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较早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进步思想观念的影响,受到诸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天下为公"等理念的感召,成为影响自己思想和行动的重要准则。其次是比较多地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所谓保家卫国、勤俭节约、舍己为人等等那个年代所崇尚的东西,至今还对彭志敏的思想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工作和职务本身的要求,则让他不能推卸自己身上的责任,"既然我进入了,既然我花了时间和精力,就要努力追求积极效果,否则还不如不做。"
"
跟我一样情况的人有很多,做起来,大家之间的差别不外乎是有没有办法协调时间上的冲突,更重要的是能否有见地地观察和参与社会。"彭志敏如是说。当有人问他当选民进武汉市主委的打算和感受时,他的回答是:"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动摇?我也有过"

实际上,彭志敏也曾有过动摇和退缩。

参加民主党派的工作,担任民主党派的兼职领导工作,确实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不同方面的工作同时发生的时候,往往在时间上协调不过来。因此,在他担任民进武汉市副主委期间,由于他还担任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和东方交响乐团团长的职务,常常感到在时间分配上捉襟见肘、难以兼顾,使彭志敏有过一次"放弃"的念头。

但是他"没有胆量"直接向自己的主委梁守恕提出辞职,而是"绕了一个圈子",请当时的秘书长去委婉转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可以避免如果主委不同意可能导致的双方尴尬。彭志敏说,可话刚说出来,自己就有点后悔了--"这个工作是大家因为信任而推选我做的,也是在主委的信任、帮助和支持下开展的,怎么可以想辞就辞、说辞就辞呢?"

彭志敏开始忐忑不安地等待主委的反应,但结果是"好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直到不久后的一次会议之后,主委走到彭志敏的身边,笑着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也是轻轻地对他说了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仅此一语,似乎让彭志敏有醍醐灌顶之感,他立刻把想辞职的决定收了回来,坚定了在民主党派搞好工作的信念。

后来彭志敏才知道,主委曾和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部长一起到过武汉音乐学院,专门和学院党委进行工作协商,并建议学院党委能够根据彭志敏的实际情况安排他在学校的行政和教学工作。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适应,彭志敏说,主委虽然没有说过任何一句批评的话,但他这种体谅、引导、启发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式,使他受到深深的感动鼓舞。"做兼职党派工作是没有报酬的,不会有人发给你奖金,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减轻。"有时党派工作或参政议政工作和本职工作相互冲突,也会因此受到一些误解、委屈甚至批评、指责,还不能解释说明,只能是总结经验,统筹兼顾。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工作都是需要奉献的,如果没有基本的认识和觉悟,如果没有榜样的力量支撑,要坚持下来很难。
"
所幸的是,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榜样和力量支撑自己前进。"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彭志敏仔细观察和感受身边的委员,发现参政议政的很多著名学者,平时惜时如金,研究十分投入,但是在开会和发言的时候同样十分积极和投入,发言内容的独特性和深入性一点也不亚于专门做社会工作的同志。"他们都是榜样啊"

对于彭志敏来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也是他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总是有一些人要走在前面",而走在前面的那些人,自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成功?我还远没到""

全国政协委员、民主党派领导人、武汉音乐学院院长、著名音乐理论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已经"很成功了"。但是彭志敏说自己"还在路上呢""学无止境,人无完人。如果总是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反而为追求和实现所累,也太功利化了些。"
"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害怕成功,就好像有些女孩子害怕自己长大、害怕自己成熟一样。长大就意味着开始老了,成熟就意味着开始衰退,成功就意味着到了顶,接下来就要走下坡路了。"把自己放在历史长河中或无尽的时间里前进,从时间的绝对性和永恒性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其实是无限的。"能做自己喜欢和社会需要的事情,就比较满意了。最好不要给自己设顶点,永远在路上,永远去努力。"

                       (《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2008-3-26作者:张眉、陶钰霞)

彭志敏委员对年轻人说

关于选择,我一般会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关于"比较"的原则。所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二是关于"适应"的原则。某种情况下,要懂得妥协。三是关于"策略"的原则。在现实情况下的选择,也许不能一次选择就达到目的,那就需要做好长远的计划,策略地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四是关于"捍卫"的原则。一个人,总是有一些底线是不能突破的。若为了金钱或物质利益不顾一切,这是非常值得忧虑的现象。

不能说追求物质享受就是""的。问题是当你把物质享受作为"唯一"目标的时候,就需要适当地加以引导了。我们一方面要肯定物质和物质追求的必要性,但是,人还有"社会性"的一面,都有社会责任和义务。现在很多人都在讲维权,但是客观地比较我们会发现,现在大家更多看重"权利"的维护,而淡化了"义务"的履行。要知道,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义务却不能推卸。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的物质匮乏时期,是现在的年轻人所不能想象的。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中国物质最丰富的时期,他们总是愿意往"高处"比,而缺少往"低处"比较的参照。很多年轻人不能够体验和理解自己的父辈和祖辈经历过的时代,原因正在于此。

现在年轻人的想法,既"简单""多样",缺少跟自己时代相关的主流意识形态。过去虽然生活艰苦,但不管怎么说,有几个原则是必须遵守的:首先就是要把学习搞好,搞不好的自己心里也会着急想办法赶上,所谓"学生以学为主",这是第一位的原则。第二是尊重师长。第三就是崇尚英雄,包括崇尚雷锋、焦裕禄那样的英雄。现在的孩子,缺少主流意识,没有主流价值观,没有主流的榜样和目标,把主流的东西解构了。但又不能就此说他们是"错误"的。我认为,这只是他们的"不足",是他们受到现在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他们还会变化和进步。

看到现在年轻人的种种不足,有时也会感觉到失望,也有悲观甚至愤怒的时候。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做法上却不能仅仅如此甚至放弃,否则,既不尽责,也是自己无能的表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学生的底线要求,是希望他们理解和接受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做事分主次",就是要有全局的观念;第二是"做人分是非",也就是不要违反法律,不要妨碍他人。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按照这样的原则办事,我们的社会不就能够达到自然而和谐的状态了吗?

 



(来源:未知   撰稿:    责任编辑:admin)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