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江夏区工委撰写的建议案刊登在《人民政协报》上

发布时间:2018-02-07 浏览次数:


    20111212 日《人民政协报》政协新闻头版刊登了民进江夏区工委赵卉琴撰写的建议案《以文化促发展 用金点子参政》,促谭鑫培文化产业园近三亿政府投资。

 

以文化促发展 用金点子参政

 

    “现在,人们生活过好了,吃喝不愁,需要的就是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江夏区政府把政协建议案落实得这样好,真是不容易。”武汉市江夏区戏迷们的好评来自于刚刚闭幕的区政协四届一次全会上传来的好消息。据悉,江夏区即将开启谭鑫培公园三期工程,即谭鑫培文化产业园的综合及配套建设。这也是区政府落实政协建议案的又一新举措,预计总投资将达3个亿。
  

    谭鑫培文化产业园是一项浩大的文化产业工程,也是江夏区政协5年来以文化促发展的一个参政思路。2008年,区政协经过多方调研,拿出的一份《关于弘扬谭派京剧艺术,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的建议,与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打造谭鑫培文化品牌的战略思路不谋而合,催生了区政协文化参政的第一个建议案。区政协呼吁:在江夏兴建谭鑫培公园;树立一座谭鑫培铜像,开辟谭派京剧文化长廊;邀请谭元寿和谭孝曾等谭派后人回乡揭幕。
  

    2009年,谭鑫培公园高品质亮相。同时,江夏区成功举办了京剧谭门故乡(武汉·江夏)行活动,为谭鑫培公园预热。全国京剧名家及演员100余人齐聚江夏武汉,演出谭派经典剧目,再现谭派京剧的艺术光彩,使谭鑫培的名字与江夏文化名片在全国飞扬,使得打造谭鑫培文化品牌有了落根之基。
  

    2010年,在浓厚的京剧文化的影响下,江夏区政协借助这股文化热潮,将这份厚重的文化向纵深力推,诞生了江夏区政协第二篇文化参政的建议案——《关于谭鑫培公园后期工程建设的建议》,建设融湿地保护与文化艺术于一体的谭鑫培公园,并积极争取纳入全市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2011年,谭鑫培公园二期工程的迅速跟进,使得谭鑫培戏楼在中国第六届中国京剧节中闪亮登场,令无数南来北往的京剧界同仁和戏迷们惊叹。11月下旬,谭鑫培戏楼正式开门迎宾。谭鑫培戏楼是谭鑫培公园二期项目的核心建筑,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古戏楼。主附楼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戏楼采用明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楼上楼下可容纳500名戏迷坐在八仙桌前品茶观戏。
  

    戏楼落成当晚,78岁的梅葆玖先生欣喜地说:“江夏的京剧氛围越来越浓,这么好的剧场,这么好的阵地,我希望谭派、梅派及其它各个流派都来这儿演出,把剧场办得越来越好,京剧越来越红火。
  

    今年江夏区政协借此机遇,鼎力推出了第三篇文化参政的建议案——《关于进一步推进谭鑫培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建议》,就好比字的第三块石头,它给江夏的文化品牌建设筑牢了根基,使得区政协的文化参政理念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区政协主席张敏说:“谭鑫培文化产业园将是一座集京剧朝圣、戏曲演练、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观光之地,又是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其独有的京剧文化资源和地域风貌将成为我国当前为数不多的以京剧名家命名的主题公园。” 

 

 

(供稿:赵卉琴    责任编辑:李南)   

 


(来源:未知   撰稿:    责任编辑:admin)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