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我市远城区侨联组织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


             

  

    侨联,全称归国华侨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归侨、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侨梁和纽带,是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侨联组织为世界和平、祖国统一,以及我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社会成果。

    到目前为止,武汉市侨联组织中有归侨及侨眷 30万人(包括留学生及其家属),其中远城区有归侨及侨眷7万多人。近6年来,武汉市各级侨联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紧密团结全市归侨侨眷,广泛联系海外侨胞,充分发挥侨联组织的优势,共引进各类项目553个,引进外资9016万美元,先后投入扶贫资金300多万元,有3500多人次的困难归侨侨眷获得资助,受到广大归侨侨眷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全市远城区的侨联组织也积极地融入到我市的中部崛起发展大潮中,从地方建设、招商引资到开发区的各项建设献计献策,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促进了远城区的经济增长和全面发展。但从侨联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来说,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原因是:整个远城区侨联有组织但不健全;有工作人员,但不专一;有相关机构,但没有专项经费。

    以武汉江夏区侨联为例。江夏区侨联组织现有华侨23人,华人11人,归侨3人,侨眷150余人。侨联工作2010以前是由政府侨办代理,2010年以后归并到政协联络委代行职能。据江夏区编委、政协等相关部门对全市远城区侨联的调查,发现职能归并或相交过程中,侨联工作存在相互推诿、职能萎缩的现象,整个远城区的侨联工作未能得到良性运转。

    主要原因是:

1、区一级侨联组织级别尚未理清,给开展工作带来不便。

2、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编制,不能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多数是政协联络委及政府侨办代行职能,侨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未能得到全面体现和发挥。

3、侨联的活动没有专项工作经费保障,活动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只能是联络联络,简单开开会而已。

4、没有专门的办公阵地和活动场所,侨联职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在我市实施,各远城区也渐渐与城区配套接轨,使我市走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沿。更需要我们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以关注家乡、投资家乡、建设家乡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及其远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现在,各远城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在远城区的各大开发区中有诸多侨民及侨眷是我们关注和联系的对象,调动和发挥好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基层侨联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远城区侨联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建议:

1、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一全市各远城区侨联组织的级别,进一步明确侨联组织的群团身份,并就此下一个红头文件,促进侨联工作的开展。

2、各区委、区政府及编委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解决专职工作人员编制,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解决办公场地;设立侨联专项工作资金,以保障侨联工作及活动的正常运转。

3、各区侨联及代行职能工作机构,应认真做好当地归侨及侨眷的衔接和服务工作,为侨联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做好铺垫,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作者系江夏区政协常委、民进江夏区工委委员,该文被武汉市政协采用)                


(来源:未知   撰稿:    责任编辑:admin)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